
玩数资讯
心理不适莫慌张 "规律性摆烂"助你缓解
图片来源:Pixabay
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摆一摆,烂一烂。
近日,“规律性摆烂”一词在少部分年轻网友的群体中引发共鸣。
他们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生活的一种状态: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,不想学习、不想工作、不想动脑子……怎么强迫自己都没用,怎么进行心态调整也没用。
有人说:“命中注定那几天就得歇一歇,等过了这几天,又会逐渐好起来。”
来自南京的女孩小杨(化名)就有这样的感受,看到大家在网上的留言后,她感叹道:“原来我不是一个人。”
她今年26岁,在一家幼儿杂志出版社做编辑工作。她向记者表示,每次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儿,加上工作的压力,就会有这样的心态”,一阵儿一阵儿的,所以还算是“规律”。
另外当她忙完手头上的急事,还剩一点工作量,又离截稿日还远的时候,也会产生这种心态。在她看来,这种心理状态可能谁都有,并非只是年轻人,任何年龄段都会有。
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、副研究员赵伟告诉记者,“规律性摆烂”算是“摆烂”这个词的延伸,只是前面加上了周期性的修饰语。
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贬义性的梗儿,“很多人在使用时,像是一种自我调侃,本身这种自嘲就属于心里纾解的一种方式,说明人在利用幽默感自我保护,这未必是一件坏事。”
他解释说,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的压力或难题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可能会产生一种无力感,进而感到无可奈何,以至于想要放弃。
这也算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但是这种状态会随着时间、情况的变化而改变,所以才被称作是‘规律性’,有时情况不如你所想象的那样,而你又无力去改变,就会产生这种心理状态。
但是他觉得大多数人在使用这个梗儿来表达心理状态时,只是暂时性地需要缓解,“就是说,眼里还有光,心里还有热,纾解后还会重新披挂上阵。这其实也无伤大雅,无可厚非,只要不是‘躺平’上瘾,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想法。”
他告诉记者,事情的结果确实不可强求,但前人也说过功不唐捐。
假如我们能以马拉松的精神咬牙坚持一下,也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当想要有“规律性摆烂”的时候,不妨再咬咬牙,坚持一下,“当然虽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但还得尽量输出一点正能量,也请周围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善意。”
|图片来源|Pixabay
|文章来源|《心理不适莫慌张 "规律性摆烂"助你缓解》扬子晚报网 徐文庆
问卷调研报名
癌症选择方案相关问卷
1.药事会成员,医院药剂科主任,医务部主任;医院药房负责人;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或顾问;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专家评审委员会前任成员或顾问
2.担任职位3-30年
3.具备 医学/药学 资格
4.对以下与一线和二线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 (PDAC) 治疗相关的主题有足够知识,能够完成关于这些主题的市场调研问卷:可用的治疗方案、治疗负担、当前治疗方案的费用
多元市场艺术项目
1.符合以下3项条件中至少1项的奢侈品消费者:
过去24个月内购买艺术品总价值超过5,000美元、向艺术机构捐赠至少5,000美元、捐赠与购买累计金额达5,000美元
2.且需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2项:对艺术有极高兴趣、 艺术是我生活中的主要热情或爱好、自认为对艺术颇有研究、认为艺术是丰富社会的重要推动力、过去6个月内参观过艺术博物馆/艺博会/艺术展览/画廊开幕式、自认为是艺术爱好者
体重管理的看法相关访谈
减肥/减重人群
了解对RNA技术前景的看法相关问卷
生物工程师、实验室经理/主任/主管/协调员、MSAT经理/工程师、工艺开发经理/工程师/科学家、工艺经理/工程师-科学家、工艺操作经理、生产/制造经理/工程师,项目经理,员工科学
查看更多
